Paul Ng, Author at HEALTH GENE LIMITED

helthgene

About Paul Ng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Paul Ng has created 30 blog entries.

淋病

淋病 淋球菌 / 淋病  /  白濁 (Neisseria Gonorrhea) 喉嚨痛? 可能與性病有關。常見可經口交而導致發炎的性病有︰淋病、衣原體、梅毒、單純皰疹病毒、性器疣 (HPV) 等。這次,我們分享一下淋病的資訊。眾所皆知,一般性病的徵狀是下體不適、小便刺痛、甚至私處潰瘍等。其實,性病是可以經口交傳播的,並引致咽喉腫痛,甚至扁桃腺發炎。由於口部感染病徵與一般咽喉,扁桃腺發炎相似,因此病患可能不以為然,並把性病傳播開去。 淋病潛伏期︰約二至十四天 (NHS / WebMD) 有關檢查︰https://bit.ly/3BYDPUq 什麼是淋病? 淋病是一種常見的性病,是由淋病雙球菌引致的,常見病徵是患者私處流出混濁的奶狀或黃綠色的分泌物,因此淋病亦俗稱為白濁。 淋病可影響的部位有尿道、陰道、陰莖、前列腺、肛門、子宮、輸,甚至可涉及眼睛及口腔。 淋病常見病徵 如經口交傳播,喉嚨腫痛、頸部淋巴結腫大、甚至扁桃腺發炎、發燒 如眼睛受感染,眼睛會疼痛、對光敏感以及有膿樣分泌物。 有時會與尿道炎 (非淋球菌感染) 徵狀相似。 男性:尿道流膿(多數黃白色、甚至綠色)、小便時感到灼痛、小便頻繁、睪丸腫痛等。 女性:有時沒症狀、小便時感到灼痛、陰道出現異常分泌物 (水狀、綠色、混濁奶狀)、性交時感到痛楚、經期之間流血 、經期排血量增加等。 其他病徵︰下腹刺痛、肛門痛、肛門痕癢且流膿或流血、喉嚨腫痛、頸部淋巴結腫大、甚至扁桃腺發炎、發燒。 傳播方法 不安全性行為,包括陰道、口腔或肛門的性接觸 接觸患者的體液,如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或其他黏膜分泌物 共用性玩具 非性接觸傳播途徑,較少數︰ 母親分娩傳給嬰兒 傷口直接接觸到感染病患的體液 不小心接觸到病患沾有分泌物的物件,如毛巾、衣服 患者使用過的馬桶坐墊間接受到傳染、受淋球菌污染的廁紙 淋病有多常見? 根據2021年香港衞生署統計,患淋病的男性數目是1,769宗,男性的患病人數是女性的6.7倍。 世衛組織估計,2020 便年有 8, 240 萬宗淋病新症,是全球第二常見細菌性的傳染病。 每年估計有74億人感染這四種性病的其中一種:衣原體、淋病、梅毒和陰道滴蟲。 淋病的併發症 若果不及時醫治,淋病會蔓延及損害其他器官。 感染擴散到關節和身體其他部位︰淋病雙球菌可以通過血液傳播並感染身體其他部位,包括關節,可導致發燒、皮疹、皮膚潰瘍、關節疼痛、腫脹和僵硬。 男性︰淋病會導致睾丸後部的一個小的盤繞管發炎(附睾炎)。未經治療的附睾炎可導致不孕。 女性︰淋病可以擴散到子宮和輸卵管,引起盆腔炎(PID)。盆腔炎會導致輸卵管結疤,增加妊娠並發症和不孕的風險,盆腔炎需要立即治療。 預防方法 安全性行為

椰菜花

椰菜花 什麼是 椰菜花? 正式學名叫 性器疣、尖銳濕疣、生殖器疣 - 俗稱「椰菜花」,是一種經性接觸傳播 (特別是不安全性行為)、常見的皮膚傳染病,約9成的致病原為第6型及11型人類乳頭瘤病毒(HPV)。除了皮膚以外,口腔黏膜、喉部、陰部、生殖器官都是性器疣常見的感染位置。 椰菜花傳播方法 皮膚接觸感染部位 不安全性行為 共用性玩具 母親分娩傳給嬰兒 椰菜花 (性器疣) 有多常見? 性器疣是十分常見的性病。根據2019年香港衛生署統計,患椰菜花 (性器疣) 的男性數目是1, 074宗,男性的患病人數是女性3.3倍。 什麼是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 根據現時的研究,科學家已發現有超過100種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當中有約40種是可以透過性接觸傳播;HPV亦分為非致癌型 (低危型) 和 致癌型 (高危型)。HPV只會感染皮膚及黏膜的鱗狀上皮細胞。一般而言,超過90%的肛門和宮頸癌、約70%的陰道和外陰癌以及超過60%的陰莖癌都是因HPV病毒引起。 HPV 檢查︰https://www.healthgene.com.hk/product-tag/hpv/ 潛伏期 性器疣潛伏期會由兩星期至八個月不等,所以不是沒有出現椰菜花就沒有被感染! 椰菜花 (性器疣) 常見徵狀 性器官或感染部位 (如肛門或口腔) 有疣狀的肉粒 性器官瘙癢 性交疼痛 性器官或肛門 (如有肛交) 出血 小便次數頻繁,小便時有刺痛感覺 性器宮流出白色膿液 雖然口腔生疣的情況罕見,但與已感染患者發生口交,喉嚨或口腔生「椰菜花」的機會還是會發生,絕對不能輕視。這種類型的HPV可以變成口咽癌,這種情況很少見。 男患者︰陰莖、陰囊或肛門長出一些痕癢或不痛的肉色小粒,數量逐漸多並集中,更有機會破損、流血和發炎。 女性患︰外陰周圍、陰道內或肛門會長出椰菜花狀的肉粒,患者一般難以察覺。如疣生長在女性的子宮頸,則可能會引致輕微出血。 如何檢查? HPV DNA 檢測︰適合男士和女士。如女士的話,一般建議連柏氏抹片檢查一同進行。

𝗪𝗵𝗮𝘁 𝗶𝘀 𝗚𝗟𝗨𝗧𝗘𝗡 麩質知多點 🌾

【𝗪𝗵𝗮𝘁 𝗶𝘀 𝗚𝗟𝗨𝗧𝗘𝗡 麩質知多點 🌾】 📌敏感及食物不耐檢查詳情:https://bit.ly/2MJgsDM 📲𝗪𝗵𝗮𝘁𝘀𝗔𝗽𝗽︰𝟵𝟲𝟵𝟵 𝟴𝟵𝟭𝟯 麩質是一種不可溶解的蛋白質混合物,由兩種蛋白質組成: 醇溶穀蛋白及穀蛋白。 另一個名稱是「麵筋」,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中的「筋」。 麩質常見於一些穀物內, 特別是小麥、黑麥和大麥🌾。 常含有麩質的食物︰ 麵包🍞 餅乾和蛋糕等烘焙食品🍪🍰 意粉🍝、意大利薄餅🍕 大多數調味品,例如醬油 (醬油的四種主要成分:大豆,小麥,鹽和水) 醬料、啤酒🍺、加工食品🍟 麩質讓麵團保持彈性,也讓麵粉做的食物有嚼勁😋。 那大家為什麼要留意麩質呢? 因為麩質會為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士造成不適🤢,而且是十分普遍的情形: ⚠️麩質不耐症 𝗡𝗼𝗻 𝗖𝗲𝗹𝗶𝗮𝗰 𝗚𝗹𝘂𝘁𝗲𝗻 𝗜𝗻𝘁𝗼𝗹𝗲𝗿𝗮𝗻𝗰𝗲 ⚠️小麥過敏 𝗪𝗵𝗲𝗮𝘁 𝗔𝗹𝗹𝗲𝗿𝗴𝘆 ⚠️乳糜瀉 𝗖𝗲𝗹𝗶𝗮𝗰 𝗗𝗶𝘀𝗲𝗮𝘀𝗲 如果大家進食含麩質的食物後有不良反應,宜及早檢查及求醫。 👉麩質不耐症 (非乳糜瀉) 𝗡𝗼𝗻 𝗖𝗲𝗹𝗶𝗮𝗰 𝗚𝗹𝘂𝘁𝗲𝗻 𝗜𝗻𝘁𝗼𝗹𝗲𝗿𝗮𝗻𝗰𝗲 患者進食含麩質的食物後會有一些痛苦的症狀,例如肚痛、 腹脹、腹氣、肚瀉、並出現疲勞、腦霧、關節痛或皮疹。麩質敏感症在一般人口中的 盛行率並不清楚,但可能比小麥過敏或乳糜瀉要廣泛得多。 👉小麥過敏 𝗪𝗵𝗲𝗮𝘁 𝗔𝗹𝗹𝗲𝗿𝗴𝘆 小麥過敏成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對小麥蛋白作出過敏反應,導致一些輕度症狀。 雖然小麥過敏並不普遍,但少數情況下會出現可致命的「過敏性反應」。 過敏反應( Anaphylaxis)是一種嚴重的,可威脅生命的反應。過敏反應會令你的免疫系統釋放出大量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令人進入休克狀態︰血壓突然下降、呼吸道變窄,阻礙了呼吸。過敏反應需要注射腎上腺素,送去急診室。 👉乳糜瀉

鼻 咽 癌 成因 及病徵

早期偵測癌症的重要性💪🏻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7年癌症數字中,鼻咽癌在男性發病率排行第6位,共有616宗新症。鼻咽癌的患者以男性居多,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三倍,50至60歲為發病高峰年齡。 鼻咽癌主要受幾個因素相互影響而形成:家族遺傳、曾受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愛吃鹹魚及煙薰食品、吸煙。 長期食用鹹魚等含致癌物質亞硝胺的醃製食物,會增加患上鼻咽癌的風險。 此病若發現得早,治癒率相當高,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90%。 由於鼻咽位置隱蔽👃🏻,加上早期的鼻咽癌可以沒有任何症狀,一般較難發現。 1️⃣最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 2️⃣早期 (鼻咽附近的組織受影響)︰耳鳴、聽力下降,耳痛 👂🏻 3️⃣鼻咽癌繼續發展︰鼻腔分泌帶血、鼻塞(尤其是單邊持續鼻塞)、流鼻水🤧 4️⃣後期︰當腫瘤伸延至髗骨底及腦部時,頸部會出現腫塊,可引起頭痛、臉部感覺麻痺、複視、牙關緊閉😭。 如有上述徵狀,而徵狀又持續出現超過兩星期,應盡快尋求醫療協助。 如何及早發現﹖ 由於最早期的鼻咽癌可以沒有任何病徵,要在初期偵測到可以有以下方法︰ ✅鼻咽癌基因測試(定性) Ebeasy (Qualitative) DNA Test 抽血基因檢測體內有否受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鼻咽癌測試。 📢 https://bit.ly/2ywGZ3d ✅鼻咽癌基因測試(定量) EBgene (Quantitative) DNA Test 抽血基因檢測EB(Epstein-Barr)病毒在體內的數量,了解病情發展。 📢 https://bit.ly/3bMjhhD ✅「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 由於鼻咽癌與遺傳基因有密切關係👨‍👩‍👧‍👦,如果近親曾罹患鼻咽癌,自己風險會比一般人高。 Health Gene的「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只需驗血💉便可以判斷你是否遺傳性腫瘤基因攜帶者、評估哪些部位會較易患癌。 及早找出體內先天潛在的患癌風險, 盡早預防和進行治療。 準確性達 99.9% 📢詳情請看︰https://bit.ly/2yqnRDS ✅超早期癌症偵測🔎🧬 準確性達 95% Health Gene推出的「癌症基因監測」,只需5至10 ml血💉便可以找出體內先天潛在患癌風險、在細胞變成腫瘤前,追蹤其基因異變狀況。檢查從血液分析細胞穩定性🔎,從而監測早期的異變。如果報告顯示有癌症,結果可助你及早發現哪一個部位出問題,以便作更進一步的檢查。 如果報告只顯示有細胞異變的跡象,並未形成癌症。我們的團隊亦可安排個人跟進,為你提供細胞修復療程,避免細胞變成腫瘤,務求把患癌風險降低。 📢詳情請看︰https://bit.ly/2UCJ1Y0 📢 歡迎致電2736 6228、Whatsapp

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的重要性】 一生人大概會花1/3時間在睡眠上。睡眠並不是浪費時間,亦不只是完成重要工作後的休息。相反,睡眠最主要的功能是維持、調節身體重要系統的平衡。睡眠會影響你的呼吸、血液循環、人體生長及、免疫反應、甚至荷爾蒙及心情。睡眠對大腦也非常重要。當你迷迷糊糊快睡著時,五分之一在體內循環的血液將會被輸送進大腦。睡眠就是大腦用來清除廢物的方法。當中運作原理是什麼﹖那要從細胞說起。 一般來說,所有細胞都在運作過程中產生廢物,而人體的淋巴系統就會負責處理。 淋巴系統遍佈全身,它會帶走細胞之間的蛋白質和其他廢物,收集起來,排到血液裡,藉此把廢物清除。 可是大腦裡面沒有淋巴管。大腦明明是非常活躍的器官,大腦雖估人體體重的2%,但吸取的氧氣卻佔血液中20%。每天製造非常大量的廢物,必須有效地清除。那麼,大腦究竟要怎麼解決﹖ 科學家發現,當探進大腦的深層,來到神經元和血管之間,會發現大腦裡面充滿乾淨、透明的液體,叫做「腦脊液」,簡稱 Cerebrospinal fluid, CSF。腦脊髓液充滿大腦的空間,廢物會從大腦裡面,排出到腦脊髓液,然後跟著腦脊髓液一起流到血液裡。 重要的是,這個大腦處理廢物的過程只會在睡覺時發生。 例如阿爾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症)其中一個成因是澱粉樣蛋白β的沉積。一般大腦處理廢物時亦會清走這種蛋白質,避免團塊沉積在大腦中。因此,睡眠不足會令大腦並無法好好清除清醒時積聚的毒素,從而影響腦部運作,增加患病風險。 沒有睡眠,大腦沒法形成或維持使你的學習和創造新記憶,導致難以集中精力和迅速做出反應。 睡眠幾乎影響著人體的每種組織和系統-從大腦,心臟和肺部到新陳代謝,免疫功能,情緒和疾病抵抗力。研究表明,長期缺乏睡眠或睡眠質量差會增加患高血壓,心血管病,糖尿病,抑鬱和肥胖症的風險。 資料來源:Ted  Talk / MedicalNewsToday / NIH / 香港腦科基金會 /  醫院管理局    📢定期的身體檢查不可缺少,Health Gene提供各類型的身體檢查,包括多項心血管檢測,歡迎致電2736 6228 、 Whatsapp / Wechat : 9699 8913 查詢及預約。 立即檢查

尿頻要小心

當談到尿頻、失禁等問題,大多數人或會聯想到長者及男士,但其實不論年齡及性別,均有機會面對相關情況。尤其是女士,因生育後盆底肌鬆弛、飲用太多或太少水等不良習慣,可引致尿頻甚至尿失禁。 什麼是尿頻﹖ 現時全球大約有四億名膀胱過度活躍症患者,根據一項研究估算,到了2018年,患者將佔全球人口約20%。香港泌尿外科學會曾進行了一項本地調查,發現在40至79歲人士中,大約每七人便有一個患有膀胱過度活躍症,但只有18%病人選擇求醫。如果日間的小便次數達8次或以上,並於睡覺中途要起身小便,便屬於尿頻,「膀胱約有500ml,正常小便量每次會多於350ml,但尿頻患者往往只有50或100ml左右」。 尿頻的成因︰ 【尿道炎或其他感染】 不夠水分 長時間忍尿 沒有排清尿液 食用過量的咖啡因/尼古丁 食用過量人造甜味劑/酒精 陰道受到刺激或發炎 懷孕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間質性膀胱炎 尿道炎徵狀︰ 尿頻:次數頻密,但每次只能排出小量尿液 小便時感到赤痛、灼熱 尿液混濁,甚至帶血 小腹脹痛(近恥骨位置),顯示膀胱感染 如有發熱、腰背痛、作悶、嘔吐,顯示腎臟可能受到感染 及早檢查,保障健康。 尿道炎基本檢查︰https://bit.ly/2UOT6Br 尿道炎進階檢查︰https://bit.ly/2Rjf11p 其他成因 【膀胱過度活動症】 症狀︰尿急,或有突然的小便衝動,有時甚至會洩漏 •夜尿症,每晚至少小便兩次或更多次 •尿頻,或每天必須至少小便八次 因為膀胱過度活動症會導致頻繁排尿,但不會在排尿時感到疼痛,同時亦可能出現無法推遲小便的需要、尿液漏出或需要夜尿等症狀。 【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肥大) 其實是非癌性的前列腺脹大,是一種常見於四十歲以上的男性疾病。由於增大的前列腺會壓迫尿道,病人最終會出現排尿問題。約半數五十歲以上的男性都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徵狀。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發病原理與前列腺癌不同,也不會導致前列腺癌,兩者亦可同時存在,無論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抑或是前列腺癌,都會引起相似的泌尿病徵,因此如果有泌尿問題徵狀便應該及早就醫。 症狀︰有排尿困難、尿急、尿頻、小便流量弱以及小便時感到灼痛等病徵。一般前列腺的正常大小約20克,若超過25至30克,便屬於前列腺增生。當前列腺增生惡化,便會擠壓尿道,而膀胱則會因試圖令尿液通過堵塞位置,膀胱壁便會逐漸變厚;膀胱慢慢會變得衰弱,最終失去清空能力。 「急性尿瀦留」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最常見的一種併發症,由於前列腺體積增大壓着尿道,令尿液無法排出,膀胱儲滿尿並不斷漲大,卻又無法排尿,令患者會有極大不適或痛苦,嚴重者更會有潛在生命危險。 【前列腺癌病】 症狀︰包括尿頻、尿流減弱、小便終段可能呈滴尿狀態、平時需稍等片刻及用力才能排尿等,從而令病菌感染泌尿系統(包括膀胱、尿道、輸尿管或腎臟)的機會增加。 治療頻繁排尿方法 頻繁排尿的治療取決於病因。如果原因是泌尿道感染,醫生會開出抗生素來消除感染,以及能控制膀胱肌肉痙攣的藥物,以幫助減少失禁或膀胱失控。醫生也可能建議進行骨盆運動,如針對膀胱的訓練,以幫助延遲排尿。 尿頻,可以預防嗎? 有些食物和飲料會增加夜尿症的可能性,可以在夜間避免飲酒精、橙汁、咖啡、茶番茄汁或食用含有人造甜味劑的食物。便秘也會對膀胱施加壓力,促進尿頻的形成,因此應該增加纖維攝入量,以保持大便的規律性。 另外,正確的骨盆運動可加強你的骨盆底肌肉,同時有效加強支撐膀胱和盆腔器官的肌肉,預防尿頻。

慢性炎症知多點 (1)

炎症(Inflammation)其實是身體的自衛戰略。炎症,是指身體對各種病原或刺激造成的傷害所產生的反應,是身體想防止傷害的惡化及擴大的反應,以保護傷害的組織和器官。 炎症不一定意味著身體存在感染,但是感染可以引起炎症。 炎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炎症 (Acute Inflammation) 是指組織或器官因為有害物質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種立即且早期的反應,通常是發生在數分鐘到數天等較短的時間之內。大家比較熟悉的徵狀可能有發燒(Fever)、皮膚變紅(Redness)、皮膚腫脹(Swelling)、發熱(Heat)、痛楚(Pain)等。 慢性炎症 (Chronic Inflammation) 指炎症反應的發生在數週到數月等較長的時間之內,會對健康有長遠影響。慢性炎症也被稱為持續性低度炎症 (Low Grade Inflammation),因為血液或組織中某些代表免疫系統功能的指數(immune system markers)會少量上升,讓整個人持續處於低度的發炎狀態。最終身體組織受破壞,纖維化,甚至壞死。 導致慢性炎症的原因包括: 1. 沒有好好處理引起急性炎症的根源,變成慢性化 2. 人體無法分解病原體,包括某些類型的病毒 3. 自身有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健康組織 4. 長期暴露於刺激性物質,例如工業化學品或污染的空氣中 某些慢性炎症病例沒有明確的根本原因。 專家還認為多種因素也可能導致慢性炎症,例如: 1. 吸煙 2. 肥胖 3. 酒精 4. 長期壓力 慢性炎症引起的疾病和狀況的包括: -哮喘 -慢性消化性潰瘍 -肺結核 -類風濕關節炎 -牙周炎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氏病 -鼻竇炎 -肝炎 儘管炎症是人體治愈受損的組織的過程,但慢性炎症最終會導致多種疾病和病症,包括多種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動脈粥樣硬化、牙周炎和花粉症等等。 再提提大家 慢性炎症可引起多種非傳染性疾病 它們包括︰

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球菌知多D】 肺炎球菌感染是由肺炎鏈球菌(肺炎球菌)引致的疾病。肺炎球菌感染泛指所有由肺炎球菌所引致的疾病,共有超過90種不同的血清類型,能引起嚴重疾病的也有10多種。根據衛生署,臨床研究顯示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比23價肺炎球菌疫苗較有效。 肺炎球菌感染可分為輕微及「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這是指肺炎球菌入侵了其他身體部位所引起的併發症,10%的病例是致命的。肺炎球菌入侵了人體後,可引起腦膜炎、菌血症及敗血病等,甚至聽覺及腦部受損,更可以致命。2009 至 2018 年,香港發病率為每 100,000 人中有 1.7 至 2.9 人。發病率於五歲以下和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士較高。流感會使人更容易患上細菌性社區感染肺炎。繼發性細菌性肺炎是導致流感患者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即使曾感染其中一種肺炎球菌後而產生免疫力,也未必能對其他血清型之肺炎球菌有防護作用。 由於肺炎球菌是經由飛沫傳染,並能存活於人體的上呼吸道內,因此有不少成年人本身是帶菌者卻不自知。有研究顯示,多達四至五成的健康成年人是肺炎球菌帶菌者,比兒童的帶菌率還要高。 老年人和患有潛在疾病的人比其他人發生嚴重並發症的風險更高。肺炎球菌潛伏期短,只有1至3天,而且病情可以迅速惡化,因此有需要的人士如幼童和長者,應及早接受肺炎鏈球菌疫苗注射,來預防肺炎球菌所帶來的威脅。 肺炎鏈球菌可以從鼻子和喉嚨傳播到上下呼吸道。 傳播方式︰ 1. 主要經飛沫,如咳嗽和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 2. 與患者親密接觸 3. 觸摸被細菌污染的物件 輕則可引起 (非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 中耳炎:症狀通常包括中耳積液,鼓膜腫脹和耳痛。如果鼓膜穿孔,則膿液可能會排入耳道。 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是氣道的炎症,導致咳嗽並產生粘液。它通常持續長達3週,並經常影響5歲以下的兒童。 鼻竇炎:這是導致人的鼻竇發炎的常見疾病。其症狀包括臉頰,眼睛和前額周圍的疼痛,腫脹和壓痛。 嚴重可致 (需緊急醫療)︰ 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比非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更為嚴重,並發生在主要器官內或人體血液中。 包括: 菌血症:血液細菌感染導致這種情況,並可能是致命的。它常常迅速發展為敗血症。症狀包括發燒,發冷和警覺性降低。 敗血症:這是機體可能威脅生命的感染反應。症狀包括發燒,發冷,混亂,心律加快,呼吸困難和劇烈疼痛。 腦膜炎:這是腦膜的炎症,腦膜是覆蓋大腦和脊髓的三層膜。症狀包括脖子僵硬,頭痛,意識模糊,對光敏感和發燒。不過,病徵可因人而異,過往亦有無症狀的個案。 肺炎:嚴重的肺部疾病。症狀包括胸痛,呼吸困難,咳嗽,發燒和發冷。 骨髓炎及關節炎 資料來源︰衛生署 / WHO / MedicalNewstoday / 明報 / 醫管局 📢定期的身體檢查不可缺少,Health

甲狀腺跟荷爾蒙的關係

提起甲狀腺功能同荷爾蒙,大家未必知道兩者關係,但其實係息息相關。要解釋甲狀腺功能失調為何會引致荷爾蒙問題,要從腦垂腺講起。 腦垂腺位於腦底部的中央位置,是內分泌系統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將激素分泌到血液中,從而影響其他器官和腺體,尤其:甲狀腺、生殖器官、腎上腺。 腦垂腺其中一個工作是監督甲狀腺的運作,確保它知道何時發送荷爾蒙。腦垂腺檢測血液中的荷爾蒙含量。如果過低或過高,它就會發出指令(分泌出荷爾蒙「促甲狀腺激素TSH」),調節甲狀腺的荷爾蒙 (亦稱甲狀腺素) T3、T4。受到TSH刺激,甲狀腺會分泌出T3、T4到血液,從而指導體內的每一個細胞應消耗的氧氣和營養的份量。 可是,當體內化學失衡時,甲狀腺可能會無法接收腦垂腺的指導命令。 比較常見的問題有甲狀腺機能的減退或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 當甲狀腺(甲狀腺荷爾蒙)產生過多時,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 這味著將使細胞超載,消耗過多的養分和氧氣。它們過度活躍,結果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具較高的新陳代謝率。 病徵會有︰ -焦慮、急躁、鬱悶、情緒激動 -心悸、心跳加快、高血壓 -難以入睡 -體重減輕 -手震 -頭髮脆弱 -食慾增加 -出汗 -月經方式的變化 -排便方式的改變 -甲狀腺腫大、喉嚨有壓迫感 -疲勞,肌肉無力 -皮膚變薄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Hypothyroidism 當甲狀腺送出太少荷爾蒙時,意味著身體的細胞沒有足夠多的訊息引導它們活動。 結果,細胞缺乏活力、新陳代謝減慢。 病徵會有︰ -體重增加 -易發冷 -關節腫脹、疼痛和僵硬 -情緒低落 -疲勞 -皮膚乾燥 -肌肉無力 -出汗減少 -心率減慢 -血膽固醇升高 -頭髮乾燥稀疏 -月經改變 -臉部浮腫 幸運的是這是可以醫治的,及早發現,將身體回復到平衡。 📢定期的身體檢查不可缺少,Health Gene提供各類型的身體檢查,歡迎致電2736 6228 、 Whatsapp /

膀胱癌

【膀胱問題知多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2018年全球就有接近54萬宗膀胱癌新症,而死亡人數就有19萬多。膀胱癌的早期徵狀與尿道炎相似,而其他徵狀亦不明顯,令不少患者沒有及時求診。 膀胱癌的病徵︰ ❌小便次數頻密 ❌小便時疼痛或灼痛 ❌排尿有困難 ❌小便帶血 ❌下背部/臀部/骨盆或大腿疼痛或僵硬 ❌體重下降 尿道炎病徵︰ ❌尿頻,但每次只能排出小量尿液 ❌小便時感到赤痛、灼熱 ❌尿液混濁,甚至帶血 ❌小腹脹痛(近恥骨位置),顯示膀胱感染 ❌腰背痛、作悶、嘔吐 醫學界現時仍未完全確定患上膀胱癌的成因,不過以下因素會增加患上膀胱癌的機會: 🚬吸煙:吸煙人士患上膀胱癌的風險高出約2至3倍。吸煙,會導致尿中積聚有害化學物質,從而增加患膀胱癌的風險。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可能會損壞膀胱內壁,從而增加患癌的風險。 ☠️經常接觸化學物質,如來自染廠、橡膠、皮革、油漆、印刷、石油和其他有機化學工業的化學物品。 🤢經常患膀胱炎的人:膀胱經常受感染或患膀胱炎的人,患膀胱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直系親屬曾患上膀胱癌 👨男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字︰ 膀胱癌的5年存活率 (即是被確診膀胱癌後的5年生存率),排名如下︰ 第1位—歐洲 (38.3%) 631, 337人 第2位—亞洲 (33.4%) 549, 969人 第3位—北美洲 (18.7%) 308, 011人 全球最多膀胱癌新症︰ 第1位—亞洲 (36.2%, 198, 753 個新症) 第2位—歐洲 (35.9%, 197, 105 個新症) 第3位—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