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Description
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所引致、傳染性極高的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播,亦可經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於香港每年的一月至三月及七月至八月為流感高峄期。流感的病徵包括發燒、流鼻水、喉嚨痛、關節痛、肌肉痛、食慾不振及全身疲倦乏力等,嚴重者亦可引致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腦炎等併發症甚至死亡。
有較高風險患上嚴重流感或將流感病毒傳播到其他高危人士應優先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 孕婦;
- 居於安老院舍的長者;
- 居於殘疾人士院舍的長期宿友;
- 50歲或以上的人士;
- 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
- 醫護人員;
- 6個月至11歲兒童;
- 家禽業從業員;及
- 從事養豬或屠宰豬隻行業的人士
*長期健康問題包括患有長期心血管疾病(患有高血壓但無引發併發症的人除外)、肺病、新陳代謝疾病或腎病、肥胖#(體重指數30或以上)、免疫力低的人士o ;長期服用亞士匹林的兒童或青少年(6個月至18歲);患有長期神經系統疾病,以致危及呼吸功能,或難於處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因此病增加異物吸入肺內風險的人士,或欠缺自我照顧能力的人士。
#肥胖被視為流感併發症的獨立風險因素,因此體重指數30或以上的人士也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 免疫力低的人士包括因受疾病(例如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或治療(例如癌症治療) 影響而令免疫機能減退的人士。
基於流感疫苗是安全和有效的,而健康人士亦有可能患上嚴重流感,因此,除個別有已知禁忌症的人士外,所有年滿 6 個月或以上人士都適宜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以保障個人健康。
2018/19 年度使用的四價疫苗包括以下成分﹕
§ 類甲型/密歇根/45/2015(H1N1)pdm-09 病毒
§ 類甲型/新加坡/INFIMH-16-0019/2016 (H3N2) 病毒
§ 類乙型/科羅拉多/06/2017 病毒
§ 類乙型/布吉/3073/2013 病毒
接種疫苗後身體約需兩星期產生抗體來預防流感病毒。為預防流感,已接種疫苗的人士須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恆常運動、休息充足及不吸煙。
為確保對季節性流感產生足夠的免疫力,凡 9 歲以下從未接種過季節性流感疫苗的兒童,建議應接種兩劑季節性流感疫苗,而兩劑疫苗的接種時間至少相隔 4 個星期。過去曾接種任何季節性流感疫苗的 9 歲以下兒童,在 2018/19 年度只需接種一劑疫苗。
流感疫苗不可以提供 100% 的保護作用,但它們能降低患病、出現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 有些人接種疫苗後仍感染流感 / 有流感樣病徵,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接種疫苗後身體約需兩星期產生抗體,如在接種前或接種後不久受感染,疫苗的保護作用可能仍未產生。
第二,每個季節流行的病毒株不可能完全準確地預測,患者所感染的病毒株可能與包括疫苗的病的病毒株完全不同,因此疫苗不能提供保護。
第三,疫苗效能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接受疫苗接種者本身的情況(例如年齡和健康狀況)和疫苗病毒株與流行病毒株的匹配程度。 最後,有些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亦可引致類似流感的病徵的人可能受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因而患者會誤以為疫苗未能為他們提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