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thgene

最新消息2019-04-01T11:25:49+08:00

慢性炎症知多點 (1)

炎症(Inflammation)其實是身體的自衛戰略。炎症,是指身體對各種病原或刺激造成的傷害所產生的反應,是身體想防止傷害的惡化及擴大的反應,以保護傷害的組織和器官。 炎症不一定意味著身體存在感染,但是感染可以引起炎症。 炎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炎症 (Acute Inflammation) 是指組織或器官因為有害物質的刺激而產生的一種立即且早期的反應,通常是發生在數分鐘到數天等較短的時間之內。大家比較熟悉的徵狀可能有發燒(Fever)、皮膚變紅(Redness)、皮膚腫脹(Swelling)、發熱(Heat)、痛楚(Pain)等。 慢性炎症 (Chronic Inflammation) 指炎症反應的發生在數週到數月等較長的時間之內,會對健康有長遠影響。慢性炎症也被稱為持續性低度炎症 (Low Grade Inflammation),因為血液或組織中某些代表免疫系統功能的指數(immune system markers)會少量上升,讓整個人持續處於低度的發炎狀態。最終身體組織受破壞,纖維化,甚至壞死。 導致慢性炎症的原因包括: 1. 沒有好好處理引起急性炎症的根源,變成慢性化 2. 人體無法分解病原體,包括某些類型的病毒 3. 自身有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健康組織 4. 長期暴露於刺激性物質,例如工業化學品或污染的空氣中 某些慢性炎症病例沒有明確的根本原因。 專家還認為多種因素也可能導致慢性炎症,例如: 1. 吸煙 2. 肥胖 3.

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球菌知多D】 肺炎球菌感染是由肺炎鏈球菌(肺炎球菌)引致的疾病。肺炎球菌感染泛指所有由肺炎球菌所引致的疾病,共有超過90種不同的血清類型,能引起嚴重疾病的也有10多種。根據衛生署,臨床研究顯示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比23價肺炎球菌疫苗較有效。 肺炎球菌感染可分為輕微及「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這是指肺炎球菌入侵了其他身體部位所引起的併發症,10%的病例是致命的。肺炎球菌入侵了人體後,可引起腦膜炎、菌血症及敗血病等,甚至聽覺及腦部受損,更可以致命。2009 至 2018 年,香港發病率為每 100,000 人中有 1.7 至 2.9 人。發病率於五歲以下和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士較高。流感會使人更容易患上細菌性社區感染肺炎。繼發性細菌性肺炎是導致流感患者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即使曾感染其中一種肺炎球菌後而產生免疫力,也未必能對其他血清型之肺炎球菌有防護作用。 由於肺炎球菌是經由飛沫傳染,並能存活於人體的上呼吸道內,因此有不少成年人本身是帶菌者卻不自知。有研究顯示,多達四至五成的健康成年人是肺炎球菌帶菌者,比兒童的帶菌率還要高。 老年人和患有潛在疾病的人比其他人發生嚴重並發症的風險更高。肺炎球菌潛伏期短,只有1至3天,而且病情可以迅速惡化,因此有需要的人士如幼童和長者,應及早接受肺炎鏈球菌疫苗注射,來預防肺炎球菌所帶來的威脅。 肺炎鏈球菌可以從鼻子和喉嚨傳播到上下呼吸道。 傳播方式︰ 1. 主要經飛沫,如咳嗽和打噴嚏時產生的飛沫 2. 與患者親密接觸 3. 觸摸被細菌污染的物件 輕則可引起 (非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 中耳炎:症狀通常包括中耳積液,鼓膜腫脹和耳痛。如果鼓膜穿孔,則膿液可能會排入耳道。 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是氣道的炎症,導致咳嗽並產生粘液。它通常持續長達3週,並經常影響5歲以下的兒童。 鼻竇炎:這是導致人的鼻竇發炎的常見疾病。其症狀包括臉頰,眼睛和前額周圍的疼痛,腫脹和壓痛。 嚴重可致 (需緊急醫療)︰

甲狀腺跟荷爾蒙的關係

提起甲狀腺功能同荷爾蒙,大家未必知道兩者關係,但其實係息息相關。要解釋甲狀腺功能失調為何會引致荷爾蒙問題,要從腦垂腺講起。 腦垂腺位於腦底部的中央位置,是內分泌系統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將激素分泌到血液中,從而影響其他器官和腺體,尤其:甲狀腺、生殖器官、腎上腺。 腦垂腺其中一個工作是監督甲狀腺的運作,確保它知道何時發送荷爾蒙。腦垂腺檢測血液中的荷爾蒙含量。如果過低或過高,它就會發出指令(分泌出荷爾蒙「促甲狀腺激素TSH」),調節甲狀腺的荷爾蒙 (亦稱甲狀腺素) T3、T4。受到TSH刺激,甲狀腺會分泌出T3、T4到血液,從而指導體內的每一個細胞應消耗的氧氣和營養的份量。 可是,當體內化學失衡時,甲狀腺可能會無法接收腦垂腺的指導命令。 比較常見的問題有甲狀腺機能的減退或亢進。 甲狀腺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 當甲狀腺(甲狀腺荷爾蒙)產生過多時,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 這味著將使細胞超載,消耗過多的養分和氧氣。它們過度活躍,結果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具較高的新陳代謝率。 病徵會有︰ -焦慮、急躁、鬱悶、情緒激動 -心悸、心跳加快、高血壓 -難以入睡 -體重減輕 -手震 -頭髮脆弱 -食慾增加 -出汗 -月經方式的變化 -排便方式的改變 -甲狀腺腫大、喉嚨有壓迫感 -疲勞,肌肉無力 -皮膚變薄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Hypothyroidism 當甲狀腺送出太少荷爾蒙時,意味著身體的細胞沒有足夠多的訊息引導它們活動。 結果,細胞缺乏活力、新陳代謝減慢。 病徵會有︰ -體重增加 -易發冷

膀胱癌

【膀胱問題知多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2018年全球就有接近54萬宗膀胱癌新症,而死亡人數就有19萬多。膀胱癌的早期徵狀與尿道炎相似,而其他徵狀亦不明顯,令不少患者沒有及時求診。 膀胱癌的病徵︰ ❌小便次數頻密 ❌小便時疼痛或灼痛 ❌排尿有困難 ❌小便帶血 ❌下背部/臀部/骨盆或大腿疼痛或僵硬 ❌體重下降 尿道炎病徵︰ ❌尿頻,但每次只能排出小量尿液 ❌小便時感到赤痛、灼熱 ❌尿液混濁,甚至帶血 ❌小腹脹痛(近恥骨位置),顯示膀胱感染 ❌腰背痛、作悶、嘔吐 醫學界現時仍未完全確定患上膀胱癌的成因,不過以下因素會增加患上膀胱癌的機會: 🚬吸煙:吸煙人士患上膀胱癌的風險高出約2至3倍。吸煙,會導致尿中積聚有害化學物質,從而增加患膀胱癌的風險。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可能會損壞膀胱內壁,從而增加患癌的風險。 ☠️經常接觸化學物質,如來自染廠、橡膠、皮革、油漆、印刷、石油和其他有機化學工業的化學物品。 🤢經常患膀胱炎的人:膀胱經常受感染或患膀胱炎的人,患膀胱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直系親屬曾患上膀胱癌 👨男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字︰ 膀胱癌的5年存活率 (即是被確診膀胱癌後的5年生存率),排名如下︰ 第1位—歐洲 (38.3%) 631, 337人

忍尿知多點

【忍尿知多點】💧 一般提到忍尿及失禁,大家可能只會想到腎臟和膀胱。其實,排尿的運作比想像中精密,整個過程還需依靠不同肌肉會協助。為了使泌尿系統正常工作,肌肉和神經必須協同工作以將尿液保留在膀胱中,然後在適當的時間釋放尿液。 談到此,這次會簡單談談「尿道括約肌」。它是一種肌肉結構,可調節尿液從膀胱向尿道的流出。尿道括約肌可分為兩部分:尿道內括約肌與尿道外括約肌。內部尿道括約肌調節從膀胱到尿道的尿流 (非自願控制),而外部尿道括約肌提供從膀胱到尿道的尿流(自願控制)。 ❌忍尿太久、排尿太快或小便時缺乏適當的身體支撐,久而久之會讓尿道括約肌衰弱或過勞,從而導致骨盆底部過度活動、膀胱疼痛、尿急或尿失禁。所以忍尿不是好習慣‼️ 此外,骨盆底肌肉很強,可以控制膀胱和腸。骨盆底肌肉減弱意味著內部器官沒有得到完全支撐,會影響控制尿液、排便或腸胃氣的釋放。當骨盆底肌肉收縮時,內部器官會被抬起,括約肌括約肌收緊陰道,肛門和尿道的開口。放鬆骨盆底可使尿液和糞便通過。 因此,這幾組肌肉必須保持強壯,才可確保大家如排尿和排便控制自如。 除此之外,骨盆底肌肉對於男人和女人的性功能也很重要。對於男性,勃起功能和射精很重要。在女性中,骨盆底的自發性收縮(擠壓)有助於性感覺和喚醒。 女性的骨盆底肌肉在懷孕期間還可以為嬰兒提供支撐,並有助於分娩。 骨盆底的肌肉與腹部和臀部肌肉一起工作,以穩定和支撐脊柱。 ‼️什麼原因會令盆骨底肌肉鬆弛?? 🤰婦女的懷孕和分娩 💩長期便秘(導致排便時用力過度) 😷 慢性咳嗽 💪持續提取重物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高衝擊運動 👵👴年齡 ⚖️肥胖 ✅盆骨底肌肉運動 幸好,平時我們亦可透過運動來改善控制排尿的情況、強化盆骨底肌肉以增強大小便控制能力、防止或改善因盆骨底肌肉鬆弛引致的膀胱、子宮或腸下垂。 詳情︰https://bit.ly/2HEM8rh 資料來源︰衛生署 /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 NCBI /

尿液顏色

【尿液顏色代表什麼?】 我們每天都需要上洗手間小便,大多數去完就會沖廁離開,很少人會看清楚自己的尿是怎麼樣。其實,尿液的顏色反映身體的狀況,因此大家應該多看幾眼,好好監察健狀況。尿液是在腎臟中產生的。當您攝入液體或食物時,它會從您的消化系統進入您的循環系統,並進入您的腎臟進行過濾。然後腎臟通過尿液排出廢物和額外的液體。 尿液是人體正常的生理代謝產物,正常的尿液顏色為淡黃透徹,是基於小便本身含有一種黃色的尿膽素原。尿液的顏色絕非一成不變,會隨著飲水量、攝取的食物或藥物、患有的疾病等因數而出現變化。 一個人每天的尿量通常在每天1至2升液體之間。但是,如果您的尿液看起來非常清澈或無色,並且每天排尿超過3升,您可能會過度排尿。 A.沒有顏色且透明:正常尿液顏色,可能是因飲了大量水令尿液稀釋,尿色變淺至透明。如果小便持續無色,可能是腎臟出問題、糖尿病或是尿崩症的先兆,建議向診泌尿科醫生尋求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 B.淡黃色且透明:正常尿液顏色,飲水量剛好,可維持現狀。 C.深黃色:喝水量不足,尿膽素原較多以致顏色較黃,宜增加平時的飲水量。 D.蜜糖色:反映身體正在缺水,要立即補充水份。 E.藍或綠色:可能是由罕見的遺傳病引起、特別細菌引起的尿路感染、進食過食物色素如吃了過多蘆筍,或者服食過一些特別的藥物而引致。建議立即求醫。 F.粉紅至微紅:可能吃過紅菜頭、山渣而致,亦可能是泌尿系統疾病、腎病甚至其他較嚴重性疾病的先兆,如前列腺癌,又稱血尿。 G.橙色:可能是身體正在缺水或食用色素影響(包括藥物和食物),如攝取大量維他命 B、胡蘿蔔。否則,亦可能有機會是肝臟或膽管有問題。 H.糖漿或棕褐色:嚴重缺水,要盡快飲水,又或有可能是肝問題。 I.尿液有泡沫:可能是因為你的膀胱已經充滿,尿液衝到馬桶上的速度足以攪動水。 如果泡沫尿經常發生或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糟,它更可能是疾病的徵兆,必須要尋找其他症狀,例如: 1.手,腳,面和腹部腫脹,這可能是受損腎臟液體積聚的跡象 2.疲勞 3.食慾不振 4.噁心 5.嘔吐 6.睡眠困難 7.尿量變化 8.尿液混濁 9.顏色較深的尿液 **男性︰乾性高潮或在性高潮期間釋放很少甚至沒有精液,不 育或難以讓女性伴侶懷孕 有時尿液在濃縮時也會起泡。如果你沒有多少水喝,你就會脫水,你的尿液會更濃。 泡沫尿也可能表明你的尿液中含有過多的蛋白質,如白蛋白。尿液中的蛋白質與空氣發生反應,產生泡沫。 通常情況下,您的腎臟會將額外的水和廢物從血液中過濾到尿液中。你的身體需要的蛋白質和其他重要物質太大,無法穿過腎臟的過濾器,因此它們會留在你的血液中。 但是當你的腎臟受損時,它們的過濾效果並不如他們應該的那麼好。腎臟受損可能會讓過多的蛋白質洩漏到尿液中。這被稱為蛋白尿。這是慢性腎臟疾病或腎臟損害晚期的徵兆,稱為終末期腎病。 如果您有以下情況,您更有可能患上腎病: -

Load More Posts